“网红带货”市场乱 消费者购物须谨慎
发布时间:2021-11-03 15:37:54 来源: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点击量:
“双十一”临近,各大网购抖音、快手短视频和直播平台的“网红”凭借强大的“带货”能力,成为各路商家不断追捧的“宠儿”。为此,呼和浩特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服务中心发布消费警示,消费者通过各网络平台等方式购物时一定要谨慎。
1.虚假宣传泛滥,产品质量不过关
在多个短视频、直播平台上可以看到,一些天花乱坠的夸张宣传,主要集中在化妆品、日用品、食品等领域。很多人都曾购买过“网红”力荐的“爆款”,但是产品到手后才发现,不少产品是“三无”或高仿产品,甚至在使用后引起身体不适。
在抖音、快手等平台上,“带货”效应同样如火如荼。不得不说,互联网时代,“网红带货”效应空前。消费者也经常被编造带有亲身体验感的宣传软文或视频,上当受骗。
2.直播数据造假成灾,暗藏灰色产业链
在各大网络平台,刷粉丝量、评论量、转发量等数据的广告铺天盖地,多位发布类似广告的群成员都宣称,除可提升“转赞评”等各项数据外,还可“代开淘宝直播间、推抖音热门、改销量、处理中差评、升等级”,收费从几元至上万元不等,同时还能够帮助在直播间显示“某某进入直播间”等全流程造假。
3.付款方式随意,退换货维权难
消费者购买一些“网红”推荐的产品时,有商家要求消费者直接通过个人微信和支付宝支付,让退换货与维权非常艰难。再有就是在短视频和直播平台上,不少主播在其主页简介中直接标注微信号,并在号码前添加“V”等字样,将顾客引流到微信下单购买产品。而通过微信等方式私下交易,一旦产生纠纷,后期退换货无法保障,投诉维权将面临困难。部分商家通过短视频等方式卖出一批劣质产品后便会将产品下架,以防消费者“找上门”,同样给维权造成困难。
在此,呼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服务中心提醒广大消费者通过网络平台等方式购物时一定要谨慎,希望各大短视频和直播平台也应进一步完善内容审核机制,规范自身平台支付和订单跟踪系统,约束平台商家建立完备的售后机制;消费者网上购买产品一经发现问题,也要及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呼和浩特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