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食安流通记:织网、提质、智溯三重奏
发布时间:2025-05-27 10:32:51 来源: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点击量:
当清晨的露珠还未散去,城市的农批市场已开启守护民生的第一道闸门。在这里,肉制品的溯源追踪、蔬菜的农残检测,都在诉说着食品安全治理的匠心与革新。作为首府食品安全治理提升的重要阵地,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管局在食品流通环节精准发力,以“织网、提质、智溯”三重奏,让百姓“菜篮子”拎得更安心、更放心。
一、织密"体检式监管"防护网,实现从风险排查到精准防控的闭环管理
(一)风险排查,让隐患无处遁形
开展食品流通环节“体检”专项行动,实施“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机制,建立风险管控清单、提升快检能力,加大对重点时段、重点区域、重点品种的执法检查力度。同时在畜禽肉类食品监管方面,以发放《快检能力提升提醒函》、组织召开覆盖基层监管者、市场主办方、连锁食品销售企业及生鲜猪肉一级批发商的专题会议等方式,凝聚各方合力,让“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成为共识。
(二)快检赋能,让安全可见可感
将美通、保全庄等农批市场的快检室打造成为守护食安的“前哨站”,入场肉类的水分检测、果蔬的农残筛查有序进行,检测数据实时上传“蒙食链”平台。为让快检“哨兵”精准捕捉风险信号,举办全市农批市场快检人员检验检测能力提升培训班,现场演示农药兽药残留检测、保鲜剂筛查等20余项实操流程,35名快检员在“理论+实战”双重技能的加持中熟练掌握检测技能,让农批市场的每一份快检单,都成为守护市民“菜篮子”的硬核盾牌。
二、打造“标杆引领”新样本,实现从市场升级到服务增效的双向奔赴
(一)市场改造,让“菜篮子”变身“放心篮”
通过“示范改造+智慧赋能”,47家农贸市场已完成规范化改造,建成8家自治区级食品安全管理规范标准化农批市场,并持续开展“回头看”专项检查,让改造成果从“一时美”变为“持久靓”。
(二)“头雁领航”,打造连锁经营新生态
在优化营商环境的赛道上,以政企联动方式,为内蒙古利客企业管理有限公司量身定制“服务方案”,从许可材料准备到跨部门审批协调,全程“一对一”跟进指导,助力其成为全市首个取得食品销售连锁管理许可的标杆企业,同时以利客成功获批为起点,全市23家连锁企业相继按下许可申办“快进键”,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蓬勃发展格局,推动食品流通领域规范化管理迈向新台阶。
三、开启“智慧溯源”新场景,实现从信息锚定到云端监管的全链透明
2025年2月,呼和浩特市作为自治区市场监管局“蒙食链”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建设试点之一启动,以“首站赋码”为核心,将“蒙冷链”升级为覆盖源头生产、终端消费、全链监管的“蒙食链”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消费者扫描二维码即可透视食材的“前世今生”,企业端和监管端可依托云端平台实时监控流向。首批猪肉、牛羊肉、“四白”等8类民生食品的赋码管理,让“顺向可追、逆向可溯”从理念变为现实,也让“田间数据”与“舌尖信任”在数字链路上精准对接。
从清晨农贸市场的第一声吆喝,到夜晚便利店的最后一盏灯,食品流通环节的每个节点,都串联着民生的温度。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管局用“严管”守住底线,用“服务”提升质感,用“科技”拓展可能,让食品安全治理不仅是一串串数据、一项项举措,更成为百姓触手可及的安心。